> 文章列表 > “桥横乌鹊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桥横乌鹊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桥横乌鹊”出自宋代谢逸的《减字木兰花(七夕)》,这句诗描绘了七夕时乌鹊搭桥的情景,充满了浪漫与期待。但你知道吗?这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,还隐含着古人对于爱情和时间的深层思考。

七夕象征了牛郎织女的爱情,但他们的相聚只是短暂的,这是否也在暗示爱情的脆弱与珍贵?现代人忙于工作、社交,是否也像牛郎织女一样,忽略了与爱人相处的时光?

谢逸的诗还提到“不负年年云外约”,这是对承诺的坚守。而在现代社会,我们是否也在坚守自己的承诺,无论是爱情、友情还是事业?

最后,谢逸一生安贫乐道,以诗文自娱,这是否也在提醒我们,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,远比物质更重要?

所以,别只顾着过节、发朋友圈,静下心来,想想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吧!

“桥横乌鹊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桥横乌鹊”出自宋代谢逸的《减字木兰花(七夕)》。

“桥横乌鹊”全诗

《减字木兰花(七夕)》

宋代 谢逸

荷花风细,乞巧楼中凉似水。

天幕低垂。

新月弯环浅晕眉。

桥横乌鹊,不负年年云外约。

残漏疏钟。

肠断朝霞一缕红。

作者简介(谢逸)

谢逸(1068-1113,一说1010-1113)字无逸,号溪堂。宋代临川城南(今属江西省抚州市)人。北宋文学家,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。与其从弟谢薖并称“临川二谢”。与饶节、汪革、谢薖并称为“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”。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,人称“谢蝴蝶”。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,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。与汪革、谢薖同学于吕希哲,刻苦磨砺,诗文俱佳。两次应科举,均不第。然操履峻洁,不附权贵,和谢薖“修身砺行,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”(《谢幼盘文集》卷首),一生过着“家贫惟饭豆,肉贵但羡藜”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,以作诗文自娱。在乡家居,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,共议古人厚德之事,并抄录成册,名为“宽厚会”。其《寄隐士诗》表达了自己的志向:“先生骨相不封侯,卜居但得林塘幽。家藏玉唾几千卷,手校韦编三十秋。相知四海孰青眼,高卧一庵今白头。襄阳耆旧节独苦,只有庞公不入州”。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,《竹庄诗话》、《诗林广记》均称其为佳作。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,年四十五。